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凯丰配资
9月29日上午,2025名人大讲堂“遗产保护”季首场讲座在天府新区第四中学举行。现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为现场师生及线上网友带来了题为《带你走进三星堆——兼谈金沙与三星堆的关系》的主题讲座。
霍巍教授凯丰配资
在讲座开始的导讲环节中,霍巍教授与主持人海光展开对谈,分享了自己与三星堆的不解之缘、考古工作的乐趣,并为有志于从事考古相关工作的青少年学子提供了宝贵建议。
谈及与三星堆的结缘,霍巍提到了两层关键渊源:“早在1931年到1934年间,最早对三星堆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是当时的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先生,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正是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的后继,我当了很多年的馆长。”
霍巍教授(右)与主持人海光对谈
而更早的与三星堆产生联系,则要追溯到1986年。“我1978年考入四川大学,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当青年老师,到了1986年我们的学生需要考古实习,我作为刚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去指导他们实习,去的地点就是三星堆。所以,1986年三星堆‘一醒惊天下’我们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几十年如一日的“缘分”,让霍巍乐在其中。面对“与青铜器打交道是枯燥还是有趣”的提问,霍巍坦言:“如果你内心对祖国的文化、对我们巴蜀的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求知欲望的话,你面对这些青铜器心中会涌出很多遐想。我们的先民是怎么去制造的这些青铜器?这些器物象征着哪些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思?这时候,每一件青铜器都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成天与青铜器打交道,那是一大乐事。”
霍巍教授展示自己年轻时参加考古的照片。
对于有志于从事考古相关工作的青少年学生,霍巍也给出自己的建议:“我经常跟我的学生们交流,常常也在观察他们过去的基础是怎么样构筑的。讲到底,今天的考古学、文物学,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希望学习者、从业者要有非常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你首先要学好中国历史,也要学好世界历史,要知道古文字等基础的同时,还要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因为考古学现在运用了大量的科技手段,断代、测年,成分分析等,很多新的技术手段。最优秀的学生一定是基础非常好,而不是偏科的学生。”
(本文图据主办方)凯丰配资
易云达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